浙江概况之地理历史篇
发表日期: 2015-12-01 06:10:00 来源: G20官网

【自然地理】
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、长江三角洲南翼,东临浩瀚的太平洋,北面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邻。省会杭州市与上海市两地高速公路距离为150多公里。
浙江省陆域面积10.18万平方公里,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。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6600公里,占中国海岸线总长的21%,居中国第一位。浙江海域,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海岛2878个,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;可建设10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达100个。浙江是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,舟山群岛新区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。
浙江地处亚热带中部,属季风性湿润气候,四季分明,光照充足,雨量充沛。按单位面积计算,浙江水资源量居中国大陆第四位。年平均气温 15℃-18℃。
浙江素有中国“东南植物宝库”之称,树种资源丰富。“活化石”银杏等50多种野生植物列入国家珍稀保护名录。已知野生动物1900种,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120多种。
浙江矿产以非金属矿产为主。已发现的固体矿产113种,叶蜡石、明矾石探明资源储量居中国第一位,萤石、伊利石列第二位。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,开发前景良好。浙江海域渔业资源丰富,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。

浙江素有“七山一水两分田”之说。有雁荡山、普陀山、雪窦山、天目山、天台山等名山,有杭州西湖、千岛湖,绍兴东湖、嘉兴南湖等名湖,有钱塘江、楠溪江等名江。京杭大运河穿越浙江北部,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。

【历史沿革】
浙江历史悠久,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,就有原始人类“建德人”在今天的浙江西部山区一带活动。进入新石器时代,浙江境内人类活动的范围已相当广泛。全省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百处以上。三国时期(220—280年),浙江有省的建制。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年),浙江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的雏形成形。南宋王朝(1127—1279年),建都临安(今杭州),历时150年。明朝(1368—1644年),浙江省名正式出现。